郑富强:做一个“变废为宝”的“钢铁侠”丨科创新青年② 全球速递
青春档案
郑富强,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工程师,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围绕我国钢铁产业和钒钛新材料产业领域,长期从事烧结球团、复杂矿石及二次资源清洁高效提取与利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等1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3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杨迪君 宋和平
(资料图)
从读大学选择专业到毕业后选择产研结合,郑富强一直在为解决钢铁生产和加工相关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修炼内功。作为“钢铁武林”中的后起之秀,他一路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傲人成果,并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位“青年钢铁侠”,聆听他从陕西渭南来到湖南长沙扎根创新创业的故事。
解决从钢铁固废中回收有价金属难题
钢铁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铁固废,其中贮存了大量的锌、铁等有价元素。一个事实是,我国钢铁工业每年会产生5000万吨以上的含锌尘泥无法直接利用。
“这些固废弃之为害、用之为宝。”郑富强介绍,我国的锌、铁资源储量本身不足,采取适宜方法从这些烟尘中回收锌、铁等有价金属,不但能解决钢铁固废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是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国家所需,中冶长天组织技术攻关,郑富强作为项目组骨干成员,在理论研究、工艺技术开发方面发力,开发出含锌尘泥铁锌低碳高效还原分离技术,一举实现了钢铁固废低碳绿色资源化利用。
“相比传统处理方法,我们的含锌尘泥的处置能耗降低了33.6%,固废全部利用起来了,同时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他告诉记者,该项目成果已在多家钢铁企业应用,对推动钢铁冶金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技术的突破就像“打怪升级”。由于在博士学习阶段更注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创新,郑富强攻关该项目时,面临着试验结果和工业化应用之间如何衔接等诸多难题。
“在公司前辈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明确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包括机械装备、智能控制等专业同事的共同协作下,最终完善了技术内容,为项目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郑富强感慨,只有理论结合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科技创新真正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专一”“从始至终”是记者采访郑富强时印象深刻的一组关键词。回忆读大学选择专业时,他笑说当时并不太懂,后来了解到专业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后,便决定“一条道路走到底”,这一坚持已是16年。
这位自嘲“平时没啥爱好”、一心扎在事业上的“钢铁侠”,平时工作在“冰与火”的环境中,但每天会抽出一两个小时陪伴读幼儿园的孩子,一起玩“真人版”游戏,等到孩子睡了他则重新开启工作时间,追梦到深夜。
择一城,终一事。这是一段典型的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故事。2007年从陕西来到长沙读书,郑富强从感到陌生、饮食不习惯,到慢慢了解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习惯气候和饮食,便爱上了这里。
“后来找工作时了解到一系列政策,深刻体会到了长沙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发展决心,我更加坚定了在长沙安家立业的想法,也坚定了在长沙一定能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心。”郑富强说。
科技创新无止境。当下,除了围绕冶金固废持续开展低碳绿色资源化利用研发工作外,郑富强和团队还有个新目标:推动战略金属资源钒钛的高效高端利用。“我国钒钛矿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资源禀赋差,导致目前钛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均不高。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保障做出贡献。”郑富强说。
青年创新说
“走上科研创新之路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导师邱冠周院士和郭宇峰教授。邱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做科研一定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要耐得住寂寞’,在我心中牢牢树立起了爱国作为科研人员第一要求的科研情怀和担当。郭老师三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我国钒钛资源利用技术研发的持之以恒精神,指引我树立了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受导师们影响,我立志通过坚持不懈的科研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