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资讯】大调研 汇民智 破难题|如何让城市烟火气“不呛人”?浦东城管深入调研推出十项制度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开美食集市担心影响环境、“村中店”新业态没开门就遇上各类问题……如何既保护“烟火气”,又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去年12月1日,修订后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设摊经营“松绑”,但实施过程碰到不少具体问题,为此,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有市人大代表提出相关建议。
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浦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浦东城管”)深入调研,反复考量,在全市率先推出十项制度,聚焦实施包容性执法、开展审慎监管、坚持综合服务、强化规范行政,助力浦东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办集市 促消费
【资料图】
祝桥镇的江镇新都汇生活广场是个开了近十年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昔日“高大上”的商圈如今看起来有点萧条。原来,不变的传统业态,加上疫情影响,客流一度减少了三分之二。
如何让市场重新“热”起来?“在生活广场周边有近800平方米的空地,去年10月,我们举办过一次美食节,人气很旺。有的水果店开出现切、榨汁的摊位,顾客试吃后觉得品质好,纷纷到店里购买,销量大增。”江镇新都汇运营负责人陈华告诉记者,美食节结束后,消费者纷纷为“烟火气”叫好,但也有周边居民投诉表示不满。
让陈华没想到的是,美食节虽然很快收场,来执法的城管人员却主动找到他们,一起讨论常态化集市组织方案,还根据广场布局,给出了很多专业意见,如将美食集市放在离居民区稍远的地方,以免影响居民生活等。祝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秦秀红表示,“这块空地靠近主干道,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也是一个主要的客流入口。我们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后提出建议,希望给周边居民创造一些可逛、可停留、可消费的休憩点,重新恢复市场的活力。”据透露,不久后这里有望成为一个美食集市,将美食一条街、休闲文创一条街、亲子娱乐一条街融为一体。
记者了解到,“烟火气”的归来,受益于浦东城管十项制度中的差异化监管制度。即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标准的差异化特性,落实《浦东新区临时摊点设置管理办法》,体现城市“烟火气”。同时,有序拓展非现场执法事项,推进非现场监管方式,实施周期性首违免罚制度。
村中店 探新路
“随着集团规模扩大,我们正不断探索新业态,比如在浦东腰路村开出第一家‘村中店’,让村民们也能享受到市民的优质服务。”清美集团副总裁李立告诉记者,和过去在城区开店“熟门熟路”不同,在乡村布局生鲜超市门店时,他们碰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每个村对门店的卸货地点、招牌设置等都有不同要求,涉及生态环保、物流等问题,一不小心就可能违规踩线被罚。“幸亏浦东城管有主动推送和对接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让我们在发展创新中少走弯路。”
李立所说的“少走弯路”,源于浦东城管深入企业调研后,推出的十项制度之一的精准普法制度,即通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行业、类型、对象性质,线上线下点对点为企业推送法律信息,开展精准化普法服务,提高普法实效,全力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严监管 少打扰
“白色制服”“黄色制服”“蓝色制服”……由于涉及交通、环保、街面等不同执法部门,过去一家企业往往会遇到多个“大盖帽”、穿不同制服的执法人员轮番上门检查。针对企业普遍头疼的这一情况,浦东城管从汽修行业开始,在上海率先试行一支执法队伍综合监管模式,降低对企业检查的频次,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干扰最小化。
“对企业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执法检查次数明显少了。”比亚迪4S店(康桥店)总经理兰浩东说,企业拿到“低风险”级别后,现在每年只需接受一到两次综合检查,执法人员会对合同、证书、排污、危废处理等实行全流程检查,并提出具体建议,让企业及时调整优化、规避风险。
他告诉记者,在4S店有一个重点检查项目,即“烤漆房”,过去采用人工开启排废设施,如果人员疏忽就可能使空气排放不达标,引发居民投诉。在城管执法人员指导下,企业更换为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自动处理设备,既减少了人力成本,也确保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浦东城管执法局局长张立新表示,行政执法绝不是“为罚而罚”。“法律条文是刚性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多作一些‘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通过实施包容性的执法,彰显行政执法的尺度和温度,为营造高效便捷、开放便利、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提供最优法治保障。”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